FM青囊相助|小暑至,盛夏始,你準備好正式進入火熱的夏天了嘛?
小暑
夏天的第五個節氣
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
此時,太陽到達黃經105度
天氣開始炎熱,但還沒到最熱
故稱“小暑”
熱?熱?熱?熱?熱?熱?
炎熱天氣
尤其持續數天高溫、高濕
強熱輻射天氣
可造成人體的體溫調節系統
水鹽代謝、循環系統
消化系統、神經系統、泌尿系統等
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
一旦機體無法適應
則可能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亂
造成體溫異常升高
從而導致中暑
還可能導致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
慢性病的惡化
那么
小暑時節
我們應該如何養護身體
預防中暑呢?
一起來看……
小暑“三忌”
01 規律起居忌暴曬
根據《黃帝內經》中“春生,夏長,秋收,冬藏”的理念,人對睡眠的生理需求量在不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特征。夏天,日照時間長,天亮得早,黑得晚,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人應“晚睡早起”,晚睡是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,早起是順應陽氣的充盛,即“天睡我睡,天醒我醒”。此外,午休的習慣有助于養心氣,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,以彌補夜晚睡眠之不足,保持精神充沛。
外出活動時最好打傘、戴帽子,避免長時間的強烈日曬。同時,多喝涼白開,出汗過多時,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鹽,以維持體液中的電解質平衡,預防中暑。
02 平心靜氣忌過汗
夏季對應于心,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,就需要養護好心臟。中醫認為,“汗為心之液”,適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襲。但若過度出汗,則會耗損陽氣,而導致心慌、氣短等癥狀。因此,暑熱天氣要防止過汗,保持平心靜氣,使心情舒暢、氣血和緩。這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養陽”的原則。
03 保護陽氣忌貪涼
小暑炎熱,陽氣外浮,外熱而內虛,最容易出現陽氣虧虛諸癥。吹空調、吃冷飲、沖冷水澡是很多人選擇的消暑方式,但炎熱的夏季人的汗孔、肌膚腠理均處于開泄狀態,輕則容易出現腹痛、腹瀉等不適,重則中陽受損,寒邪內伏,遺留大病之根。
消暑穴位
少府穴
定位:位于掌面,第4、5掌骨之間,握拳時,小指尖處即為本穴。
功效:屬手少陰心經,是心經的滎穴?!峨y經·六十八難》曰:“滎主身熱。”說明滎穴主要應用于發熱病證,對因心火旺導致的口舌生瘡、失眠、面紅目赤等癥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操作:自我保健時可以用拇指指端點壓穴位,力度由輕到重,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為主。
內關穴
定位:位于前臂前區,腕掌側橫紋上2寸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。
功效:屬手厥陰心包經的腧穴,是絡穴。對心痛、胸悶、心慌、心悸,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同時內關穴還有安神、解郁,治療失眠、抑郁癥、癲狂的作用,還可以治療手臂的攣急,以及治療眩暈。
操作:自我保健時可以用拇指指端點壓穴位,力度由輕到重,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為主。
青囊小貼士
飲食三寶
一、黃鱔
俗話說:小暑黃鱔賽人參。
黃鱔的食療價值十分高,可以補中益氣,明目,解毒。
在炎熱的夏日,食欲不振的人們吃點黃鱔,補脾益氣不油膩,還能消除積食。
另外,在這個時節的黃鱔營養價值非常豐富,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比鯉魚、鯽魚營養價值還要高。
二、蓮藕
人們常說“小暑吃藕”,蓮藕有著生津潤肺,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也說蓮藕是“靈根”,清熱安神,健脾養胃,是夏季佳品。
在炎熱的夏季,人們容易犯困,煩躁,沒精神,吃蓮藕可以幫助人們清熱,除煩。
三、綠豆芽
綠豆在成為綠豆芽的過程中,產生了豐富的維生素c,所以綠豆芽比綠豆的營養價值更高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唯此豆芽白美獨異,食后清心養身,具有“解酒毒、熱毒,利三焦”之功。
炎熱的小暑季節,一周吃兩次綠豆芽,可以很好的消暑,祛濕,是非常應景的蔬菜。
中國全民新聞網摘編:亓荃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