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向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致賀信
中國持續成為全球投資熱土 工商界堅定看好中國市場
扎實開展教育整頓丨持續推動教育整頓走深走實
 ·[視頻]真情暖萬家 ·[視頻]跟著習主席看世界丨點亮“一帶一路”萬家燈火 ·[視頻]跟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丨走進“中國最美鄉村” ·[視頻]速看!防間保密微視頻《消失的“她”》 ·[視頻]先睹為快!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主題片來了~ ·[視頻]天宮TV | 給我們一個小桌子 還你們一個菜園.. ·[視頻]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片 ·[視頻]首個全國生態日|中國國家公園旗艦物種來啦! ·[視頻]提前184天!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進展 ·[視頻]案例展示|第1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 ·[視頻]消失的他,一個隱藏20多年的秘密….. ·[視頻]激情燃燒的歲月丨《飛航印記》第3集 ·[視頻]英雄歸來!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精.. ·[視頻]沙畫|春風印記 ·[視頻]學習原聲·聆聽金句|論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.. ·[視頻]一系列政策信號給民營經濟吃下“長效定心丸” ·[視頻]文物中的紅色基因丨周恩來寫給中共淮安縣委的信 ·[視頻]以演備戰、以練代訓!小浪底水利樞紐這樣迎戰可.. ·[視頻]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“讓國旗飄揚在國境.. ·[視頻]三江之源的生態變遷

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“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的每個角落”

發布時間:2023-06-05  來源:新華網  字體大小[ ]

   原標題: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“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的每個角落”

 

  

  6月2日,石角(界樁左)在33號界樁處給護邊聯防隊隊員交代巡邏注意事項。

  車輪滾滾,黃沙漫漫,一隊摩托車風馳電掣般駛來……這里是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,雖然已是初夏時節,但依然寒風刺骨。50歲的昌果護邊聯防隊隊長石角帶領18名隊員,騎著摩托車在邊境線巡邏。

  昌果鄉是與尼泊爾接壤的邊境鄉,有105公里的邊境線,5條通外山口。

  1996年,昌果邊防工作站成立,石角成為官兵與牧民間的翻譯??词羌揖忱щy,官兵們時常給他送慰問品,讓他接受職業培訓,還幫他家開了間小賣部,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。

  “1996年我主動申請成為一名聯防隊員,當時只有我一個人。”石角對記者說,那時他的主要工作除了翻譯和向導外,還會同官兵一起參加邊境巡邏,“我的家鄉處在祖國的邊境一線,守護家鄉邊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。”

  2003年,昌果邊境派出所要組建護邊聯防隊的消息傳到了石角耳朵里,他趕到派出所第一個報了名。當時的護邊聯防隊僅有15人。2005年10月,昌果鄉遭受特大雪災。危難之時,石角所在的護邊聯防隊自發組成“搶險救災突擊隊”與官兵們苦干三天三夜,打通了十幾公里的雪阻路段,成功解救152名受困群眾和15000多頭(只)牲畜,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20余萬元。

  2006年,因為工作積極、踏實肯干,石角被推薦成為護邊聯防隊隊長。他說:“我沒什么文化,但我相信,只有自己做好巡邊護邊這件事,一心一意守好國家的邊境,這樣大家才會有幸福平安的生活。”

  因為工作顧不上家,石角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女兒,但妻子對他說:“你為國家守邊巡邏,就是保護我和孩子。”“沒有國,哪有家?”石角說,有了家庭的支持,守邊就更有動力了。

  在石角和隊員們的帶動下,參加護邊聯防隊被當地牧民視為一種榮譽。2008年,護邊聯防隊擴招,20個名額卻來了100多人報名。“我們護邊隊現在總共有103人。”石角說。

  26歲的索朗次仁兩個月前剛剛加入護邊聯防隊,這次是他參加巡邏第一次到達界樁。“看到界樁的那一刻我很激動,我是一個退伍兵,沒想到退伍之后還能為保衛國家做出我的貢獻。”索朗次仁說,“我想做一個像石角隊長那樣的人,把巡邊護邊堅持下去。”

  從1個到103個——在27年的時間里,一支由普通牧民組成的護邊聯防隊在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中,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的每個角落。

  新華社記者 邵澤東 攝

6月2日,石角(前)和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前往33號界樁巡邏?!⌒氯A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前往33號界樁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在33號界樁處,護邊聯防隊在隊長石角(右二)的帶領下學習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6月2日,石角(上右)在33號界樁處給護邊聯防隊隊員交代巡邏注意事項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在33號界樁處,護邊聯防隊隊員列隊準備分頭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6月2日,在33號界樁處,一名護邊聯防隊隊員使用望遠鏡巡查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6月2日,石角(右二)帶領護邊聯防隊隊員在33號界樁附近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 

護邊聯防隊隊員在一塊空地上點燃牛糞,準備午餐(6月2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護邊聯防隊隊員在一塊空地上準備午餐(6月2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6月2日,午餐時間,石角在喝酥油茶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邵澤東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。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  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?!⌒氯A社記者 費茂華 攝

6月2日,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。

  車輪滾滾,黃沙漫漫,一隊摩托車風馳電掣般駛來……這里是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,雖然已是初夏時節,但依然寒風刺骨。50歲的昌果護邊聯防隊隊長石角帶領18名隊員,騎著摩托車在邊境線巡邏。

  昌果鄉是與尼泊爾接壤的邊境鄉,有105公里的邊境線,5條通外山口。

  1996年,昌果邊防工作站成立,石角成為官兵與牧民間的翻譯??词羌揖忱щy,官兵們時常給他送慰問品,讓他接受職業培訓,還幫他家開了間小賣部,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。

  “1996年我主動申請成為一名聯防隊員,當時只有我一個人。”石角對記者說,那時他的主要工作除了翻譯和向導外,還會同官兵一起參加邊境巡邏,“我的家鄉處在祖國的邊境一線,守護家鄉邊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。”

  2003年,昌果邊境派出所要組建護邊聯防隊的消息傳到了石角耳朵里,他趕到派出所第一個報了名。當時的護邊聯防隊僅有15人。2005年10月,昌果鄉遭受特大雪災。危難之時,石角所在的護邊聯防隊自發組成“搶險救災突擊隊”與官兵們苦干三天三夜,打通了十幾公里的雪阻路段,成功解救152名受困群眾和15000多頭(只)牲畜,為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20余萬元。

  2006年,因為工作積極、踏實肯干,石角被推薦成為護邊聯防隊隊長。他說:“我沒什么文化,但我相信,只有自己做好巡邊護邊這件事,一心一意守好國家的邊境,這樣大家才會有幸福平安的生活。”

  因為工作顧不上家,石角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女兒,但妻子對他說:“你為國家守邊巡邏,就是保護我和孩子。”“沒有國,哪有家?”石角說,有了家庭的支持,守邊就更有動力了。

  在石角和隊員們的帶動下,參加護邊聯防隊被當地牧民視為一種榮譽。2008年,護邊聯防隊擴招,20個名額卻來了100多人報名。“我們護邊隊現在總共有103人。”石角說。

  26歲的索朗次仁兩個月前剛剛加入護邊聯防隊,這次是他參加巡邏第一次到達界樁。“看到界樁的那一刻我很激動,我是一個退伍兵,沒想到退伍之后還能為保衛國家做出我的貢獻。”索朗次仁說,“我想做一個像石角隊長那樣的人,把巡邊護邊堅持下去。”

  從1個到103個——在27年的時間里,一支由普通牧民組成的護邊聯防隊在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中,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的每個角落。

 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

中國視頻新聞網摘編亓淦玉

【免責聲明】:以上圖、文、音/視頻文章內容轉載于網絡(本網原創文章除外),其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或歸屬權利人。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。轉發推廣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業用途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僅供交流學習了解法律、法規、政策,如無意侵犯到貴公司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部分文章轉發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本網制作采編部QQ號: 3555333776,微信號:GAN160003,請聯系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電話:010-89525216。本網投稿郵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訊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通胡大街78號(京貿中心)二層15號。本網原創文章歡迎轉載,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、來源:XXXXX網站。
點擊查看更多評論>>發表感言:
驗證碼,看不清楚請點擊更換。
久久97